冬至

冬至
H:2019年12月22日,農曆十一月廿七日是為冬至故查之。吃湯圓是習俗之一。
維基百科介紹:
冬至漢語名稱漢語冬至標音官話- 漢語拼音dōngzhì- 注音符號ㄉㄨㄥ ㄓˋ越南語名稱國語字đông chí儒字冬至韓國語名稱諺文동지漢字冬至標音- 文觀部式dongji日語名稱日本漢字冬至平假名とうじ標音- 日語羅馬字tōji

Close

More information: 歲, 開始 …

數據來源:噴氣推進實驗室線上曆書系統

冬至(英文: Winter solstice),又稱冬節、賀冬,二十四節氣之一、八大天象類節氣之一,與夏至相反。冬至日是一年中白晝最短之日,北半球冬至一般都在西曆12月21日到12月23日之間,華夏曆法用冬至所在月來定義十一月。

解釋

天文地理

冬至日太陽直射南迴歸線:太陽射線 sun rays,地軸 earth axis,北極圈 arctic circle,北迴歸線 tropic of cancer,赤道 equator,南迴歸線 tropic of capricorn,南極圈 antarctic circle。

冬至時刻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冬至日亦是北半球(北回歸線以北)一年之中白晝最短,日影最長之一日,北極圈呈永夜狀態,南極圈呈極晝狀態。冬至之後陽光直射位置開始向北移動,北半球白晝時數日漸增長,正午太陽高度也日漸升高,日影逐漸縮短。冬至雖然是北半球理論上吸收太陽熱量最少的一段時間,但因為地球土壤跟海洋釋放熱量會有時間延遲,大部分情況下最冷的時期不是冬至前後,而是發生在冬至之後,比如說大寒,根據中華民國中央氣象局統計,最冷的月份是1月,之後是2月,接下來才是12月。
《s: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一月中,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通緯·孝經援神契》:「大雪後十五日,斗指子,為冬至,十一月中(夏曆/農曆)。陰極而陽始至,日南至,漸長至也。」可見冬至又代表著一年之末,又十二地支之首支「子」冠於冬至,因此冬至所在之農曆十一月又稱為「建子之月」。[1]

物候

蚯蚓結:六陰寒極之時,蚯蚓交相結而如繩也。

麋角解:鹿形小,山獸也,屬陽,角支向前,與黃牛一同;糜形大,澤獸也,屬陰,角支向後,與水牛一同。夏至一陰生,感陰氣而鹿角解。解,角退落也;冬至一陽生,糜感陽氣而角解矣,是夏至陽之極,冬至陰之極也。

水泉動:水者,天一之陽所生,陽生而動,今一陽初生,故云耳。

《卜壬日》條引《清臺占法》曰:「冬至後一日得壬,炎旱千里;二日得壬,小旱;三日得壬,平常;四日得壬,五穀豐熟;五日得壬,小水;六日得壬,大水;七日得壬,河決;八日得壬,海翻;九日得壬,禾麥大熟;十日得壬,五穀不成。」[2]

五行

在傳統的陰陽五行理論中,日照多而白晝長是為陽,因此冬至是陰消陽長轉化的關鍵節氣,乃陽氣開始逐漸旺盛之始。在十二辟卦(日語:十二消息卦)為地雷復卦,稱爲冬至「一陽生」。易復卦象曰:「雷在地中,復。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後不省方。」此日象徵太陽死亡,種植全面停止。

習俗

特性與稱呼

冬至日該日,北半球黑夜最長而白晝最短,故又稱「長至」或「短至」(夜長至,或稱日短至),因此亦有「長至節」、「短至節」等節日。冬至日的前夜則稱為「冬至夜」。[3]
陰陽五行學說歸納冬至有「一陽生」之象,由此冬至日也稱為「一陽節」。曹植冬至獻襪頌表》記載:「千載昌期,一陽嘉節,四方交泰,萬物昭甦」。又大概關係到所謂「陽氣起」、「一陽至」,加上諸多拜賀之舉而令冬至增添「喜」意,因此冬至又得「喜冬」、「賀冬」、「秤冬」之稱,也就有著「賀冬節」此一節日。
冬至日是數九寒天的第一日,俗諺「冬至交九」,從冬至日開始即進入「數九天」,以九日為一九,九九八十一日後遂寒冬過去,稱為九九數盡,民間因而有「九九消寒圖」記錄數九過程。而古時冬至節氣是計算二十四節氣的起點,亦是歲之計算起訖點。因冬至節以往是僅次於新年的重要節日,應節習俗繁多,且民眾會大肆飲食慶祝,所以又俗稱「亞歲」、「肥冬」,在民間也廣泛流傳著「冬至大如年」、「冬至大似年」、「大冬如大年」、「冬肥年瘦」/「肥冬瘦年」的俗諺,意指冬至的禮俗隆重如同新年/年節,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是曰「冬至節亞賽年節」);「冬肥年瘦」則指而在春節時各種飲食已消耗不少,「肥」不如冬至。[3]到了唐代,冬至由原本大於春節,發展成冬至與歲首(春節)並重。[2]
冬至節亦會舉行敬老尊師的儀式節令,分別稱為「履長節」和「豆腐節」。《歲時廣記》卷三十八《如元旦》條轉引《泗人月令》載:「冬至之日,薦黍糕,先薦玄冥以及祖禰,其進酒尊老及謁賀君師、耆老一如元旦。」[3][2]Why is Christmas Day on the 25th December?</ref>[4]
鄂倫春族視冬至為「開始落雪的季節」(即冬季,鄂倫春語:托)的其中一關鍵日。[5]雲南獨龍族則在冬至左右準備其年節(獨龍語:卡爾江哇、卡雀哇或德里哇)。[6]
在斯堪的那維亞和北歐部份地區,冬至節稱為耶魯節;東歐地區則稱冬至節為「Koleda(英語:Koleda)」。[7][8]
此外,作為時令與節日,冬至在各地稱法不同,還有「冬至節」、「小新正」、「如正」、「交冬」、「消寒節」、「小年」 、「除夜」即「冬除」(冬至日前一夜)、「守冬」等稱謂。冬至亦代表舊的一年快過。

氣象測量

據民國初年《雄縣新誌》所述,傳統華夏民眾會在冬至日豎立八尺表木以測驗來年水旱。漢朝亦有「晷進則水,晷退則旱」此一標準判斷水旱。[9]
華夏民眾會在冬至日觀察日出日落的雲氣變化,以雨晴預知判斷春節天氣之好壞。浙江農諺云:「晴冬至爛年邊,邋遢冬至晴過年。」表示冬至不下雨雪,春節時就要下雨雪而弄得道路濕滑泥濘;反之亦然。[9][3]
至於確定冬至日的方法,則是透過豎立表木測量至日中午時分日影長度,華夏民眾則稱該表木為「華表」:

對北回歸線或以北而言,日影往北最長者為冬至,日影往北最短者為夏至

對北回歸線至赤道之間而言,日影往北最長者為冬至,日影往南最長者為夏至

對南回歸線至赤道之間而言,日影往南最長者為冬至,日影往北最長者為夏至

對南回歸線或以南而言,日影往南最長者為冬至,日影往南最短者為夏至

慶祝方式

傳統上冬至半月是喜慶氣氛濃重的節期,更是其中蘊含最豐富、最多不同節俗的節日,且最具繼承力。慶祝方式多樣,包括但不限於祭祀(祭天、祭地、祭神、祭祖)、賀禮(拜賀、送寒衣)、飲食、文藝(數九)等。
《s:周禮/春官宗伯》云:「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以夏日至,致地祇物魅。」古時華夏民眾按照天圓地方的原則,冬至圜丘祭天,夏至方澤祭地。[9]
《s:夢粱錄/卷06》也提及:「十一月仲冬,正當小雪、大雪氣候。大扯杭都風俗,舉行典禮,四方則之為師,最是冬至歲節,士庶所重,如饋送節儀,及舉杯相慶,祭享宗禮,加於常節……此日宰臣以下,行朝賀禮。士夫庶人,互相為慶。太廟行薦黍之典,朝廷命宰執祀於圜丘。官放公私僦金三日。東駕詣攢官朝享。」[10]

朝廷與官民

早在周代,冬至就有國家祀典。《周禮.春官》提及:「以冬至日,致天神人鬼。」冬至節則是在漢代開始成為通行節日,並在往後衍生出越來越多節俗,排場與風光也漸甚。甚至會有不少文人因此大獻頌詩,例如漢代有一賀君作品《獨斷》則提到:「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3]
後漢書》「禮儀志」中記載東漢王朝對待冬至的情況:「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由此可知從漢代起冬至是國定假日。而歷代帝王亦會以冬至為盛大的國事大典,南郊祭天(取太陽要從冬至後從南回歸線「回歸」),北郊祭地,朝會群臣與鄰國使節等。《史記.封禪書》提及:「冬至日,禮天於南郊,迎長日之至。」可見當時人們視「長日」當作喜福。[3][9]
河北《懷安縣誌》提及:「冬至日,縉紳拜闕,士人拜師長,子孫拜祖父,曰賀冬。」,當中「拜闕」就是指到皇宮中朝拜君主,赴拜闕者有本國臣僚,亦有外國使節南北朝時代沈約《宋書》則記載了:「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朝賀,因小會,其儀禮亞於歲朝。」並有獻襪履之儀,表示迎福踐長。曹植冬至獻襪頌表》記載:「千載昌期,一陽嘉節,四方交泰,萬物昭甦……並獻紋履七緉,襪若干副。」[3][2]
魏晉朝以後,時任朝廷也開始在冬至當日舉行朝會,其盛大僅次於元日(元旦)。朝會典禮中有一儀式為朝賀禮,皇帝在當中要接受各國與周邊民族的使臣、以及文武百官的上表祝賀。[1]
宋朝以後,皇帝更專門制定冬至節大朝會的儀衛兵仗,俗稱「掛冬仗」,宮城內外遍布排列井然有序的步騎兵甲,同時懸掛旌旗、擊鼓、奏樂。而入朝官員則必須穿著制服覲見皇帝,比照祭祀大禮。[1]
明清兩代則在北京南郊天壇祭天。清代皇帝祭天儀式每年都有,祈求天帝保佑、國泰民安,並已發展到極為繁瑣、複雜、隆重:期間皇帝必須穿祭服、請牌神,太常寺官奏請行禮,典儀官唱讚「燔柴迎帝神」;更在東南煪柴爐升火,西南方懸望燈,樂隊齊鳴。[10]
清代《帝京歲時紀勝》亦提及:「長至南郊大祀,次日百官進表慶賀,為國大典。」[3]
官府亦會在冬至期間允許開放賭場供民聚自由出入。[1]

古時民間

冬至是昔時各家庭團聚慶賀的節日,不僅家庭成員間相互飲「節酒」和食佳節美食慶祝,更會走訪親友居所慶賀送禮和祭奠祖先與神明,其中河北《柏鄉縣志》就有提及:「是日士民祭始祖墓」。而民眾也會準備一套新衣服以求在冬至體面應節,哪怕是節衣縮食儲錢甚至問親友借貸也得購買新衣服。而冬至亦有時值一陽初至「扶陽」的信仰意義及相應習俗,取陽氣於冬至既小又弱故需扶助使其健旺,例如「擁爐會飲」、食圓形食品等,雖則扶陽觀念的習俗在20世紀開始式微。[3][1]
早在商朝,民間已有著年終祭祀「清祀」的習俗,祭祖妣兼祭百神。而早在周代,每年農曆十月,民間都會有年終「大蠟」(其中「蠟」解作「合祭」之意),祭一切神祇鬼靈;後於漢朝正式採用農曆時將大蠟禮儀移到農曆十二月。這反映著傳統華夏人民善祭的一面──認為眾生皆由眾神靈庇護,且延續著祖先的歷史。[9]
《s:東京夢華錄/卷十》就記載了宋都開封城每逢冬至節到處洋溢的節日氣氛:「十一月冬至,京師最重此節。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祝先祖。官放關撲,慶賀往來,一如年節。」。[1]此外開封特別普遍流行「守冬」習俗,乃趁冬至一陽復始之時人如能與大自然息息相應就會獲得新的生命力,表示兒孫添歲、老人延壽。同時因正值冬天及農務閒期,中國北方多在冬至前後有冰上,雪上遊戲,例如堆雪獅、雪人、雪山、雪燈、打滑澾、打雪仗、溜冰、爬犁等,另外還盛行冬獵並攜帶獵物串親訪友,同時盛行閭里饋贈家慶瑞雪豐年。[10]
《清嘉錄》亦有一首詩描述送禮:「冬至家家講物儀,近來送去費心機。胸前盡收渾閒事,原物多時卻再歸。」[1]
清光緒八年刻本河北《懷來縣誌》:「冬至,拜節,或以羊、酒相饋送,謂之肥冬。」指肥冬乃指冬至正當糧入倉、豬已宰、酒正釀之時節,飲食豐饒,各家各戶皆酒肉飄香之餘亦會饋送酒肉予親朋戚友。[3]
《中華全國風俗誌.江蘇儀證》:「十一月冬至節,從火,祀家廟、福祠、灶經,拜父母尊長,設家宴,親戚相賀,與元旦一例。諺雲『大冬如大年』,即吳中『肥冬瘦年』之說也。」可見南北朝冬至,民眾更有拜父、拜母之禮。[3][2]
冬至春節同樣有「拜冬」、「賀冬」等習俗尊師敬老。東漢崔寔《s:四民月令》提到:「(冬至)進酒淆,及謁賀君師耆老,如正旦。」
冬至的飲食文化與規模更是豐富非常。

中國北方

北方的冬至飲食習俗:

有諺語「冬至餃子夏至麵」,認為冬天寒冷而人體耗熱量多故應該多食有營養的食品補充熱量。因此有冬至日有食餃子和餛飩的習俗:吃餛飩寓意破陰釋陽,表達冬至的新舊交接宇宙混沌狀態,更意味親自開闢世界;而吃餃子又俗稱「安耳朵」(擠餃形似耳朵),民間習俗認為冬至不食餃子會凍掉耳朵,也不利農事收穫;另一說食餃子防為紀念藥王張仲景。而餃子、餛飩和包子等更會是家庭成員團聚圍桌而食,稱為「蒸冬」。 當然也有例外,如在四川、山東棗莊流行冬至當日喝羊肉湯的習俗,寓意驅除寒冷之意。各地食俗不同,但吃水餃最為常見。 [10][3]

南宋陳元靚在《歲時廣記》提及:「京師人家,冬至多食餛飩。」;[3]

南宋周密在《s:武林舊事/卷三》提及:「享先則以餛飩。」;[3]

清代乾隆年間記載著一段歲時民俗:「冬至、祀先祖,食餛飩,取陰陽胚胎,包孕渾涵。」;[9]

河北《柏鄉縣誌》則提到:「冬至日,作餛飩為食,取天開於子」,混沌初分,人食之可益聰明。」[3]

傳說漢末醫聖張仲景體念家鄉鄉民在寒冬中辛苦工作,就在冬至日利用羊肉等祛寒的藥材包在麵皮中,作成耳朵模樣,給鄉民們治病補身,此藥方名字叫作「祛寒嬌耳湯」,嬌耳就是餃兒。

據最早在《s:荊楚歲時記》記載之風俗,陝西一些地方在冬至會食用赤豆粥,認為可以驅疫鬼以避疫與卜壬日,該疫鬼相傳乃共工之子在冬至日死亡後的化身。傳統華夏人民一直以紅豆、赤豆、桃木等有避災袪疫的「神物」來陪件節時,更有「剪草成馬,撒豆成兵」一說,屏山先生《至日詩》亦有描述:「豆糜厭勝憐荊俗,雲物書祥憶魯台」;隨後此習俗與冬臘節令的臘八粥融合,遂民間記憶傳襲出現了模糊。[9][2]

「擁爐會飲」:爐火與酒都屬暖,圍爐溫酒,團聚共飲,既扶陽又賀節。[3]

北方少數漢族和朝鮮族人還會吃狗肉,認為是大補食品。[10]

北方滿族旗人在冬至時既祭天又祭祖:到了冬至晚上,家庭會在庭院內舖桌、擺供桌,掛「天地禡兒」,殺豬祭祀;同時祭祀祖兒,在院內立祖先竿子,其中竿頂為葫蘆狀,下有「刁斗」。參與祭典之親朋事後更獲分得祭祀用過的肉(稱為「白肉」)享用,是為「吃白肉」;而豬腸和豬尿則丟在刁斗上任雀鳥進食。[9][10]

北方冬至前後亦是舊地主討債的時期,窮苦人往往外出討飯,各地社倉實行賑濟。民眾也喜歡掃雪煮茶,認為有助健身。[10]

中國南方

新加坡興化裔華人冬至時製作湯圓

南方的冬至飲食習俗,某些地方有冬至日食湯糰、粉糍粑等甜食的習俗:

冬至日會食用以米麵製成的圓形食品,即「湯團」、「團子」、「團圓子」(在中國北方稱為「丸子」),取圓形象徵天與陽,寓意年終團聚。湯團有餡料者用作祭祖,無餡料者用作祀神。沿海地區人民更往往把湯團造成紅色與白色以寓意陰陽交泰。冬至食過湯團也象徵著年長一歲。除了暢快飲食,民間亦有「曬冬米」習俗,水洗白米後在冬至日的陽光下曝曬,留給日後有病者煮粥食用。[9][11]

有諺語「若要富,冬至吃塊熱豆腐。」南方民眾流行趁冬至時值農事換年之交的前夕夜食豆腐進補,同時選種,稱為「豆腐節」。[10]

江浙一帶在冬至食湯糰外,還要吃桂花酒釀,並祭祖。

蘇州習俗,冬至日家庭成員團聚食團圓飯,如有家人出門也會留一套碗筷懸念,其中飯前祭祝祖先,飯菜有全雞、全鴨、大青魚、紅燜蹄膀等。此外還有飲冬至酒的習俗,酒水以酒和糖製作,一般是僅冬至面世的桂花冬釀酒,老少皆宜。[10]

南粵,傳統廣州人過冬至,會拜祖先,飼耗,食湯圓,做臘味糯米飯,宰雞殺鴨燉八珍(指燉熬八種稀有而珍貴的烹飪原料),而廣州外郊鄉民舊日冬至日,會餵耕牛食糯米糕、米汁、酒糟、蘿蔔、菜水等,以犒勞其過去一年的辛勤勞作,與祈盼耕牛在來年能繼續為主人換來豐收[12]。

福建的福州一帶及馬祖地區則在冬至食類似湯圓的一種食品:𥻵。[13]

此外還有食長線麵的習俗,喻意長壽及盼望冬至後每日白日長度逐漸加長而大地盡早回春。《s:夢粱錄/卷06》則提及「一陽後日晷漸長,比孟月則添一線之功」。[1]

冬至節時掃墓叫「過冬紙」。在閩南和莆仙地區的一些地方有此風俗,藉此表示子孫與先祖的靈魂共存。

江南也流行一種飲食占卜遊戲,以湯圓象徵人,通過占卜方式祈求生育[10]:

在竹篩放入米圓,每次取出兩個,最後如剩下1個米圓則認為必定會生男孩,如剩下2個米圓則認為必定會生女孩。

用火烤以糯米製作的冬節圓,如湯圓脹而不裂則認為宜生男孩,如湯圓脹而裂則認為是生女之兆。

臺澎金馬

祭祖祠
冬至,臺灣古稱「冬節」(閩南語:Tang-Tseh/Tang-Tsueh ,客家話:Dung24 Jied2,閩東馬祖話:tøyŋ ʒai[14],閩東福州話:tøyk1 tsaik7)。民間首重祭祖,分為家中奉祀的祖先公媽,與各地宗親祖厝、宗廟所舉行的隆重莊嚴的三獻禮,稱為「祭祖祠」或「進祖」。禮成後則設宴款待,臺灣稱為「食祖」、金門稱為「食頭」、澎湖稱為「食冬」。冬節時,主婦會在清早便開始「浮圓仔」、「炊菜包」,拜完神佛後,便開始祭拜祖先。祭畢後,全家團圓著,食用冬節圓、菜包,寓意添一歲。祭拜神佛準備全副牲禮(號稱謝平安)、四果、冬節圓和菜包,拜祖先則準備剖開的牲醴、米飯、十二碗、五味碗、四果、冬節圓、雞母狗仔、菜包等。
為了賀節與酬神,人們會在下元與冬節期間,請戲班演出「冬節戲」,臺灣日治時期的冬節戲多為「亂彈戲」,臺灣戰後時期則多為「歌仔戲」。舊時官廳府衙亦會在冬節亦要設筵慶賀。金門是典型的宗族社會,因此冬至祭祖在金門是隆重的大事,各地宗親氏族會舉行隆重的三獻禮與食頭儀式。所謂的「頭」,分為男子新婚的「新婚頭」、家中有子成婚的「老大頭」、男子年滿十六歲的「成丁頭」。推舉任官職、學位或聲望的人士擔任主祭,陪祭則由爐主擔任。另外除了冬節圓外,金門人亦會在冬至食「拭餅」(即潤餅)[15]。
冬節圓

湯圓

在臺灣,冬至的湯圓被稱為「冬節圓」(閩南語:tang-tseh-înn/tang-tsueh-înn,客家話:Dung-Jied-Rhan[註 1])或「圓仔」。圓仔有分甜鹹、大小之分。用於祭祀的紅白兩色的小圓仔與如雞蛋大小般的「圓仔母」兩色各六。圓仔母通常包花生餡或芝麻餡及糖料[16]。冬節前夕,全家人一齊將糯米糰搓挲成大大小小的圓粒,稱為「公孫父子圓」。人們在祭祀完畢後,一起食用,稱為「添歲」。小孩會將「圓仔丁」黏糊於門扉、窗戶、車窗、桌、櫃、畜欄、牲窩、水井或器物等處,犒勞窗牖神及家具神等守護神一年辛勞,稱為「餉耗」。糊黏圓仔丁在傳統習俗中亦有祈求「出好丁」之意,為祈禱新婦生子之寓意(古時指是男子)。待圓仔丁乾燥後可以藉由圓仔的膨脹或塌陷來預卜生育之兆,給孩子們食用,亦有保佑發育健康,添新歲 [註 2] [註 3]。古代流傳著食用冬節圓需每匙兩粒,若未婚者最後一匙必為奇數 ,若已婚者最後一匙必為偶數。舊時臺灣尚賭,賭客食用時亦預卜最後一匙剩雙數為贏兆、單數為輸兆[17]。
搓丸
馬祖冬至時令,會搓製糯米作成的粉團(糍粑),為「搓丸」[18],也稱「搓糍」(tshɔ si)。「糍」,馬祖當地也寫作「𥻵」。
牛生日
在台灣民間故事中,相傳冬節是臺灣牛的生日[19]。古時人們會迎接牛仔回家慶祝。人們會在番薯內挖洞,填入冬節圓一齊飼牛,以犒勞臺灣牛一年農作的辛勞。或在牛的額、角、脊背、尾巴黏上湯圓,希望牠和主人一樣添福增壽。另外,把冬節圓黏在果樹上,並把果樹劃破一點樹皮,澆沃上圓仔,亦在祈年豐收、碩果纍纍。有些村莊,還會在門環上插榕枝、竹葉,以祈求家戶運勢像榕樹一樣茂盛健壯,像竹子一樣節節高升,此外榕樹也有辟邪的作用[20]。
雞母狗仔
「雞母狗仔」是臺灣人為了祈求六畜興旺、五穀豐登,用生粿搓捏成牛、豬、雞、魚、狗、貓等造型的供品。待雞母狗仔形塑後,再染到「圓仔糟」(造湯圓的原料)施以顏色,蒸熟後用與其他牲醴供品一同用以祭祀,稱為「祭冬」。除了一般的牲畜外,雞母狗仔的造型亦包含鯉魚、金瓜、鳳凰、龍柱或水族等饒富趣味的吉祥物。
祭拜完後,小孩便會拿雞母狗仔來「相鬥」,若一方頭斷,便要將其身體一併送給對方[21]。台灣閩南俗語云:「補冬補喙空 」,冬至為天地陰陽氣交與人體陰陽氣交的時機,作為燉煮「十全」、「八珍」或米粿等食品等食補是養生的好時機,而現代社會的燒酒雞、薑母鴨、羊肉爐亦受歡迎。
土地契約
古時臺灣人有關土地、田地的租佃、買賣與抵押,都會先在八月十五期間預談或預繳款,而冬節時訂立契約正式履行。由於時序冬至時,農作物都已收成,兩方產權較清楚之故。因此不論買賣、續約、抵當、終止或新舊佃戶更換,皆會在冬節進行[22]。

公眾假期

在當代各大以華人為主體的國家或地區,澳門特別行政區乃唯一設冬至日為全民公眾假期之地區。而中華民國政府所轄的金門縣為了盛大的祭祖儀式,亦實行公假制度,但臺灣本島、澎湖群島、馬祖列島並不放假[23]。

各地諺語

冬至進補,春天打虎」

江南:「清爽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清爽年」。意思是冬至如果是晴天,春節通常要下雨,反之亦然。

上海川沙:「冬至菜花年大麥」

廣東:「冬至一家團聚食晚飯,飯前或飯後食甜湯圓」,代表一家團圓。「乾冬濕年」指冬天不下雨,春節一定下雨。

香港:「冬唔(不)凍,過年凍」(若冬至天氣不冷,則過農曆年時天氣便會冷,剛好相反)。

廣州:「冬在初,浸唔多;冬在尾,賣咗黃牛來買被。」

香港:「冬在初,冷唔多;冬在中,冷死蔥;冬在尾,賣咗黃牛來置被。」(指冬至在農曆月初,該年天氣通常會較溫暖,冬至在月中則該年冬天較冷,冬至在農曆月底,該年冬天則會相當嚴寒)

福建:「冬至霜,月娘光;柏葉紅,丸子捧」

臺灣:「冬節佇月頭,愛冷佇年兜;冬節佇月尾,愛冷佇正月;冬節佇月中,無雪亦無霜」

臺灣:「冬節在頭,凍死老牛;冬節在中,單衣過冬;冬節在尾,二月凍雪」

臺灣:「乾冬節,澹過年」、「冬節澹,做孝男」、「冬節大如年」

臺灣:「冬節紅、過年茫」、「冬節烏,過年酥」、「冬節不過不寒,夏至不過不熱」

臺灣:「冬節透腳日,做田人拼攏劊直」

臺灣:「冬節圓仔食落加一歲」

福建(馬祖):「搓丸自搓搓,依奶疼依哥,依哥有老媽(老婆),依弟單身哥(單身);搓丸自搓搓,年年節節高,大人添福壽,囝仔歲數多」

參看

湯圓

春分夏至秋分

九九消寒圖

華人四大節

註釋

More information: Tap to expand …

參考文獻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朱啟新、朱筱新,《中國古代漢族節日風情》,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

^ 2.0 2.1 2.2 2.3 2.4 2.5 李永匡、王熹,《中國節令史》,文津出版社,1995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大喬,《圖說中國節》,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 The Yule Log

^ 葉濤,《中國民俗》,頁100~102,中國社會出版社,2006年9月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中華各民族:獨龍族

^ Why is Christmas Day on the 25th December?

^ The Yule Log

^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海上,《中國人的歲時文化》,嶽麓書社,2005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李露露,《中國節》,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 李秀娥,《台灣民俗節慶》,晨星出版,2004

^ 廣州日報 1956

^ 福州市志,方志出版社,1998.12,ISBN 7-80122-400-0

^ 連江縣政府福州語課本-冬節

冬至在金門 鄉親吃頭.

^ 《臺灣風俗》 第一章 「歲時」,頁30-31,吳瀛濤著,2010年9月 再版(民國99年), 眾文圖書公司出版。

^ 《臺灣風俗》 第一章 「歲時」,頁30-31,吳瀛濤著,2010年9月 再版(民國99年), 眾文圖書公司出版。

^ 連江縣政府福州語課本-冬節

冬至 牛的生日.

新北市客家民俗信仰館:冬至.

^ 「雞母狗仔」糯米團 冬至祭祖傳古味.

^ 臺灣民俗文化研究室:冬至大如年.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10).

冬至放公假 金門娃娃學祭祖.

影像專輯

台灣大愛電視台【節氣樂活家】20141212 - 冬至

 

劉蔭澤老師

2013101901
下午聽聞樹林墊脚石老闆談及劉老師於今年過年仙逝,時間會使人事物全非,也會使人老去死去。
劉老師曾在樹林柑園國小執教鞭多年,後來退休,更曾為兩岸風筝達人,前些年還曾見一面,身體硬朗,並至老師板橋住處小坐,如今已是天人永隔。
尤憶國小四年級人身體不適,後來返家,劉老師還特别騎自行車來探視,母親還特别說<你那老師人真好,還會關心學生>

馬如龍

馬如龍
H:本名黃政雄,20190609W7下午17:47分在台北新光醫院因肺腺癌病逝。20190611W2自由時報D1修正為神經內分泌腫瘤,腸穿孔併發腹膜炎和,敗血症後宣告不治。
維基百科介紹:
黃政雄(1939年4月1日-2019年6月9日),藝名馬如龍[3],臺灣已故男演員,臺北市大稻埕人,生前定居於新北市蘆洲區[4],演出50多部台語連續劇,第一部台語武俠劇是與鳳飛飛合演《燕雙飛》。馬如龍為其藝名,是製作人兼演員張宗榮以龍鳳為名所取,故將其取為馬如龍[5]。近年以電影《海角七號》中的代表會主席洪國榮一角「山也BOT ,海也BOT 。」及《艋舺》中的Geta角色聞名。
此人物於近期逝世。

Quick facts: 本名, 羅馬拼音…

馬如龍男演員本名黃政雄羅馬拼音Ma Ju-Lung暱稱武雄、馬爸、龍爸、雄爸、如龍爸國籍 中華民國出生1939年4月1日
 日治臺灣臺北州臺北市大稻埕逝世2019年6月9日(80歲)
 中華民國臺北市士林區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1]死因神經內分泌腫瘤[2]職業演員語言台語、國語配偶沛小嵐(1981年-2019年結婚)兒女2子5女出道地點 臺灣出道日期1973年,​45年前出道作品《燕雙飛》代表作品《海角七號》
《艋舺》活躍年代1973年-2019年網路電影資料庫(IMDb)資訊

獎項

最佳男配角 – 金馬獎
2008年 《海角七號》 
最佳男配角 –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
2011年 《艋舺》 

Close

在《海角七號》的名言中,除了茂伯的「我是國寶」外,馬如龍的那句「我是代表會主席,最大的興趣就是吵架、打架、殺人、放火。」也蔚為經典,但私底下的他興趣是泡茶、下圍棋,還曾與周俊勳對弈[6],與在電影裡的流氓形象大相逕庭[7]。他在《康熙來了》承認是他替豬哥亮跟謝金燕的媽媽與債主處理債務糾紛,但因為他私底下稱呼謝金燕為「小燕」,被大家誤認為張小燕,更被小S整蠱,令他哭笑不得,他還承認在該節目錄影的王中平是乾兒子。[8]
2018年11月,馬如龍傳出罹患肺腺癌,2019年5月下旬,因外孫黃博鈞車禍意外過世後悲慟不已,病情惡化,同年6月1日手術小腸破裂併發敗血症因而陷入昏迷,院方發出病危通知,於6月3日裝上葉克膜。同年6月9日下午5點47分,馬如龍因神經內分泌腫瘤,癌細胞擴散到脊椎和肝,在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病逝,享壽80歲。[9]

家庭

離婚2次,最後與沛小嵐結婚。家庭育有9名子女,2位為馬如龍之弟遺孤、5位為前2任妻子所生、另2位為第3任妻子沛小嵐所生[10],而妻子沛小嵐對家中9位小孩一視同仁。孩子陸續成年離家,現在只有小兒子、小女兒同住。沛小嵐在節目中說道,過年時她到百貨公司替小孩添購新衣,一定是1式9份,每當她說「從3歲到11歲的Size給我各來1件」時,定會讓專櫃小姐訝異[5]。

演出作品

音樂錄影帶

2009年:蔡淳佳《隱形紀念》

錄影帶

1986年:三立影視《豬哥亮與嘉慶君》飾演 林道乾

廣告代言

2010年:鈊象電子線上遊戲《明星三缺一Online》

獲得獎項

金馬獎

More information: 年份, 獲提名 …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

More information: 年份, 獲提名 …

[11]

參考文獻

More information: Tap to expand…

外部連結

馬如龍在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IMDb)上的資料(英文)

在AllMovie上馬如龍的頁面(英文)

香港影庫上馬如龍的頁面(繁體中文)

馬如龍在豆瓣電影上的頁面(簡體中文)

馬如龍在時光網的頁面(簡體中文)

 

金智秀

金智秀
維基百科介紹:
金智秀(韓語:김지수 Kim Ji-soo,日語:キム・ジス,1995年1月3日-)是一名韓國女歌手,她以藝名Jisoo(韓語:지수,日語:ジス)為人熟知,現為YG娛樂旗下女子音樂組合BLACKPINK成員之一[3],在隊內擔任歌唱的角色。[4]

  關於與「金智秀 (歌手)」名稱相近或相同的條目,請見「金智秀」。

Quick facts: 本名, 原文名 …

Jisoo女藝人本名金智秀原文名김지수羅馬拼音Kim Ji-soo暱稱치츄(ChiChu)[註 1]、綽號製造機[註 1]、4½次元少女[註 1]、可達鴨[1]、急智少女[註 1]國籍 韓國出生1995年1月3日(24歲)
 韓國京畿道果川市[2]職業歌手、舞者、主持人語言韓語、日語、英語[註 2]、中文[註 3]音樂類型K-pop、舞曲、Hip-hop出道地點 韓國出道日期2016年8月8日,​2年前出道作品《Square One》活躍年代2016年至今經紀公司YG娛樂(2016年至今)簽名相關團體BLACKPINK網路電影資料庫(IMDb)資訊

Close

演藝生涯

2011年-2015年:出道前

Jisoo早於2011年在YG娛樂年末選拔中被其經紀公司代表梁鉉錫選中,成為YG旗下的一名練習生[5],而繼同組合成員Jennie在2012年4月10日率先通過官方博客登載後,YG娛樂也在同年5月4日首次公開Jisoo的黑白照,然而與Jennie一樣並未透露任何資料。[6]
2013年1月15日及1月19日,YG娛樂再度公開Jisoo的照片及其個人資料,並且表明有計畫讓新女團於2013年上半季出道,然而至一月底,新女團仍未有出道消息,官方釋出相關資訊的動作也暫時到此為止。
在正式出道前,Jisoo已活躍於音樂錄影帶、電視劇及廣告等領域的演出與代言,包括參演所屬經紀公司旗下藝人Epik High在2014年10月發行的第八張正規專輯《Shoebox(英語:Shoebox (album))》主打歌之一《Spoiler》的音樂錄影帶片中女主角[7],同年11月11日,YG娛樂推出限定組合HI秀賢,其發行的單曲《我不一樣》音樂錄影帶在18日公開,無預警揭露Jisoo再次擔任了此音樂錄影帶中的配角出演。[8]
2015年,Jisoo開始大量的在幕前曝光,陸續代言相機、手機、校服、手機遊戲等多項產品,較著名的是與李敏鎬一同代言的休閒包品牌「新秀麗」[9],以及與當時即將出道的同經紀公司組合iKON共同為校服品牌「Smart Uniform Korea」代言[10]。同年5月首度參與電視劇作品,以客串身份出演KBS的電視劇《製作人》,飾演綜藝節目《兩天一夜》的新成員,至此,Jisoo已逐漸為大眾所熟知。[11]

2016年至今:BLACKPINK

主條目:BLACKPINK

2016年6月,在隨著YG娛樂接連公布新女團成員Jennie、Lisa後,Jisoo在6月15日公開,成為BLACKPINK第三位成員[12],隨後於同年8月8日正式出道[13],並隨組合發行首張單曲專輯《Square One》,主打曲為《口哨》及《Boombayah》[14]。出道後,Jisoo也開始陸續活躍於主持的工作,首次主持是在9月4日為TWICE成員定延代班,與孔昇延、金珉碩攜手主持SBS旗下音樂節目《人氣歌謠》[15],而在2017年2月5日開始正式和GOT7成員珍榮、與NCT成員道英成為該節目固定主持人,直至2018年2月4日結束該節目主持工作。[16][17]
2018年7月擔任《意外的Q》嘉賓,透露她面試的歌曲是李恩美《我有愛人了》,與其他面試者不同,因為該曲是抒情歌,而不是嘻哈或饒舌歌。她也自行跟製作單位洽談出席節目,而沒有經過官方安排。

音樂作品

主條目:BLACKPINK音樂作品列表

影視作品

主條目:BLACKPINK影視作品列表

電視劇

More information: 年份, 頻道 …

參演音樂錄影帶

More information: 年份, 日期 …

主持作品

演唱會

More information: 年份, 播放日期…

音樂節目

More information: 播放日期, 頻道…

品牌代言

More information: 日期, 種類 …

獎項與榮譽

主條目:BLACKPINK獲獎及提名列表

個人榮譽

More information: 年份, 項目 …

註釋

^ 1.0 1.1 1.2 1.3 於2016年11月16日播出的《一週偶像》均有提及此暱稱。

^ Jennie多次在VLive透露:除了聽不懂英語的疑問、反諷口氣,她的聽力比口語能力強很多。

^ 她同時學習中文和日語,可以以拼音回話。

參考資料

 

二十四笑

二十四笑
H:20190525早上HBO於0820至0955上演
U2電影介紹:


英文片名:Cheaper by the Dozen 2

貝克家族又回來了!這回比上次更勁爆。繼【十二生笑】全美票房歡喜破億,火速開拍的續集片【二十四笑】再次把最受歡迎的「大家庭」帶到觀眾面前。續集裡的貝克家族將面對另一個大家庭的挑戰,兩邊的老爸從念書到出社會工作,都是死對頭。【十二生笑】全員再集合,包括史提夫馬丁、邦妮杭特、派波培拉寶、希拉蕊杜芙,新加入的家庭則由尤金李維領軍,格局更大,動作場面更多、笑點更機車,當然也更感人的【二十四笑】,貝克家族將面對更刺激的冒險。【二十四笑】中,湯姆貝克(史提夫馬丁飾演)和妻子凱特希望帶著全家大小去度假,帶12個孩子到安靜偏僻的威斯康辛小鎮的溫內特湖畔,一直以來貝克家族都在這裡歡度家庭假期。如今長女出嫁、孩子漸長,貝克夫婦深感這可能是最後一次全員出遊的假期了。偏偏,這個溫馨的旅行計畫卻因為莫陶家族的出現而毀於一旦,原來該家族大家長吉米莫陶是湯姆貝克從學生時代起的宿敵,兩個性格觀念及生活型態都差很多的大男人,卻同樣愛面子又生了很多小孩,兩個鬧烘烘的家族,就在溫內特湖畔展開他們的百戰大勝利,觀光景點變成羅馬競技場。為了家庭、為了老爸,兩家二十四口人,全力以赴。20世紀福斯最新作品,由亞當薛曼執導,史提夫馬丁、邦妮杭特、派波培拉寶、希拉蕊杜夫和尤金李維主演,。【二十四笑】改編自法蘭克小吉貝的同名小說,山姆哈伯擔任編劇,並由去年執導【限制級褓姆】票房破億的亞當薛曼擔任導演。果然繼續受到觀眾歡迎,全美票房逼近一億美金。

池瑞玲名

池瑞玲名
維基百科介紹:
池端玲名(日語:池端 レイナ,1987年11月5日-),日本模特兒及藝人,出生於北海道,2010年出道,後來到臺灣發展,2016年在中視電視劇《美好年代》中飾演臺日混血校花蔣安妮[1]。
本生者傳記條目需要補充更多可供查證的來源。 (2019年1月18日)

Quick facts: 原文名, 羅馬拼音 …

池端玲名女藝人原文名池端 レイナ羅馬拼音Ikehata Reina別名LEINA國籍 日本出生1987年11月5日(31歲)
 日本北海道釧路市職業演員、模特兒、歌手語言日語、華語活躍年代2010年至今唱片公司愛貝克思經紀公司Beachwalkers.Management網站Facebook粉絲專頁網路電影資料庫(IMDb)資訊

Close

Quick facts: 日語原文, 假名…

日語寫法日語原文池端 レイナ假名いけはた れいな平文式羅馬字Ikehata Reina

Close

模特兒、雜誌

Girls Award2010 AUTUMN/WINTER モデルオーデション グランプリ受賞(2010年9月)

Girls Award 2011 SPRING/SUMMER モデル出演(2011年3月)

琉球アジアコレクション モデル出演(2011年8月)

雑誌「Milk Taiwan」(2014年5月)

TGC AW」(2014年9月)

TGC SS」(2015年2月)

台灣雑誌「beauty」(2015年4月)

台灣雑誌「fashion guide」(2015年4月)

「ビーズアップ特別編集bea'sup 2015夏號」デトックスジュースコーナーレシピ公開、メイン出演(株式會社スタンダードマガジン)(2015年4月)

台灣版「ViVi」(2015年5月)

台灣雑誌「beauty」(2015年6月)

台灣版「ViVi」(2014年6月)

「SUPER GIRLS EXPO」(台北)(2014年11月)

東京ガールズコレクション」(2015年2月)

雑誌「Taipei Walker」2019年3月號

「東京女孩展演(TCG)」春夏展(2019年3月30日,橫濱體育館)[2]

舞台劇

《體感季節》(2012年5月24日 - 29日)飾演 相田奈央

《雷神》(2012年7月27日 - 31日)飾演 三枝(女劍士)

《槍彈辯駁 THE STAGE》(2014年10月29日 - 11月3日)飾演 瑟雷絲蒂亞·盧登堡

電影

《FASHION STORY -Model-(日語:FASHION STORY -Model-)》(2012年11月17日)飾演 青山佳美

《空之境界》(2013年2月16日)飾演 山梨

沖繩國際影展(日語:沖縄国際映画祭)特別放映作品《BLUE BIRD》(2013年3月於沖繩國際影展上映)主演 小葉

日、臺合作電影《只要一分鐘》(一分間だけ,2014年5月9日臺灣,2014年5月31日日本,T-JOY(日語:ティ・ジョイ))飾演 神谷杏子

《IN THE HERO》(2014年9月6日)

《最後の命(日語:最後の命)》(2014年11月8日)飾演 エリコ

《發誓不會忘記你》(2015年3月28日)

日、臺合作電影《屍憶》(2015年)飾演 奈奈

《台妹向前衝》(2018年)飾演 李安妮

《栞》(2018年10月26日)飾演 柏木真理[3]

電視劇

《喜歡·一個人》(2014年5月23日,三立都會台)飾演 愛子

《美好年代》(2016年7月12日,中視無線台、中天電視)飾演 蔣安妮

《有喜歡的人》(2016年8月15日,富士電視台)飾演 大橋尚美

《隱世者們》(2016年9月22日,電視廣播有限公司)飾演 莎莎

《冥中註定我愛你》(2017年4月2日,緯來電影台)

《刑警弓神》(2017年11月2日,富士電視台) 第四話 飾演 高遠玲奈

《我和我的四個男人》(2017年8月5日,東森綜合台)飾演 Lina

《來到少女雜誌的編輯君(日語:プリティが多すぎる)》(2018年10月18日-12月21日,日本電視台)飾演 森野瑠美

《在神酒診所乾杯(日語:神酒クリニックで乾杯を)》「第8集」(2019年3月16日,BS東視)飾演 二絵[4]

音樂作品

迷你專輯

《獨一無二的存在》(2015年11月13日,臺灣愛貝克思發行)

《池端玲名》(2018年11月5日,[(台灣)發行)

廣告代言

Dr. Ci:Labo 城野醫生(2010年10月〜2011年9月,日本) ※大杉漣と共演

Panasonic 數位相機(2011年9月 - 2012年8月)ー店頭パンフレットモデル・HP內動畫

Ustream UST美容室(2011年7月 - 2011年8月) - 主持人

三麗鷗SUNNER Gift(2011年7月) - 電視購物

Moage(2011年8月) - 電視購物

Sexylook 美肌專科黑面膜 年度代言人(2017年)

OWNDAYS 眼鏡 年度代言人(2018)

華歌爾內衣 年度代言人(2019)

參考資料

More information: Tap to expand…

外部連結

Beachwalkers.Management 網頁(日文)

池端玲名的Facebook專頁(日文)(繁體中文)

YouTube上的Leinaの台灣行きたいわん頻道(日文)(繁體中文)

池端玲名的Twitter帳戶(日文)(繁體中文)

池端玲名 官方部落格 Powered by LINE(日文)

鄒添土

鄒添土
約於1916年生,享壽65歲。
柑園理髮店介紹:
https://m.xuite.net/blog/harvardwang/blog/584855286
新北樹林區柑園理髮店創始人,
原柑園街51號,後由孫子搬遷至49號現址。人稱理頭添,閩語剃頭添,待人和藹,對小孩子又哄又逗,從小在理髮店理髮,都能感同身受那份親切感。
理髮店全家動員,老婆在柑園當助手。大兒子於舊山隹火車站前開店,後因車禍而結束營業。
二兒子留在柑園,喜繪畫,早年店面常掛畫作。娶的媳婦也加入理髮行業,如今由二媳婦及孫子繼續經營。三兒子在外地。
早年柑園理髮店僅有二家,另一家也在柑園街,但是以女人理容為主。理髮店前的霓紅燈,算是街上的風景。